学党史

疫情防控下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31 浏览:17848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多次强调“科学防治,要把科学有序的防控要求落到实处,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能得到有力保障,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提供了科学、重要的依据和指导。我市科协系统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发挥优势投入疫情战斗,同时开展应急科普,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应对疫情、科学合理防控。

  一、“科学防治”中“科学”的重要性

  科协系统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及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良好的群众优势,“科学”防治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方面的科技研发和攻关及时研究完善防控策措施,特别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广大医务科技工作者科学管理、科学防治,为守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群众科学、理性对待疫情发生和防控,不信谣、不传谣,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用严肃、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认真支持配合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疫情防控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守护自身健康,为社会治理及基层治理贡献绵薄之力。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党和国家最关心、关注的事情,因此,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群众科学素质提升对于打好疫情阻击战显得尤为重要。

  二、什么是公民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应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物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科学智慧应对生活,改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2018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高度评价增强公众科学素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对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高度重视。因此,特别是在当前防控的重要时期,或是在日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发生而开展的应急科普,人民群众科学素质的高低与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防控的成败都是密切相关的。

  三、我市公民科学素质现状

  近年来,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的比列大幅提升,据中国科普研究所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度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7.2%,高于全省6.9%的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三;2018年度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1%,高于全省7.46%的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二。但与全国8.47%的比例还有一定差距。同时,根据2018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12.6%,高于全省10.7%的平均水平,而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3.8%,低于全省4.6%的平均水平。因此,要保持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使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长期位于全省前列,增强城乡居民科学素质均衡发展是关键。

  四、保持城乡均衡发展,稳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一、多管齐下,合力推进科学素质工作。多管齐下,多方发力,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合力推进科学素质工作。一是统筹协调扎实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深化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共建机制和动员体系,积极推进建立政府统筹,各部门协调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工作机制。二是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信息互通和工作配合,增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管齐下、各司其职,强化机构改革后科普职能职责发挥,协同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三是统筹资源力量,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公益机构等社会各界加强协作其责,筑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公民科学素质基础,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良好局面。

  二、科教融合,打好科普教育一张牌。科普教育是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单纯的讲,科普科学技术普及,是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教育即教授和育人相结合,是传输讲解知识,使受众完全理解并掌握一定的知识。无论是重点针对群众,重在科普的活动,还是重点针对青少年,重在教育的教学,目的都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不能单纯的割裂开来,要加强科普和教育系统的协同配合、友好合作,在青少年科技创新、群众科普教育等方面,重点在农村青少年教育方面,打好科普、教育一张牌,双管齐下,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三、夯实基础,筑强科普阵地建设。科普阵地建设是提升群众科学素质的平台和基础。一是积极推进我市科技馆建设。科技馆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科普阵地和科普教育主要平台,随着人们对自身科学素质水平及要求不断提高,科技馆已成为集科普资源的配置、开发、集散与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科普实施,资源的集聚共享可以激发更多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加深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方法使更多的公众享受到全面的科普服务,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技馆是一座城市科技化、现代化的标志。二是重点支持改善社区、农村及乡村中小学科普能力及条件建设,支持农村及乡村中小学建设微型科技馆,加强资源供给和设施配备。三是积极推进全国移动科技馆巡展及科普大篷车进农村及乡村校园,有效提升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四是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共享基地建设,推动以科普展教功能为主的科普新型阵地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科普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依托业务范围和工作实际,开展相关科普知识宣传及体验活动,不断完善全市基层科普设施和条件。

  四、固本培元,强化群众参与基础。汇聚多方资源,加强联动协作,固本培元、丰富形式,牢筑群众基础,广泛开展各种科普宣传活动。一是重点围绕科普品牌创建,打造特色科普活动。打造科普大讲堂等品牌活动,依托和邀请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及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以及我市本土相关领域内知名专家举办科普宣讲活动,大力推进科学精神传播及各项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二是大力塑造“全国科普日”品牌活动。集中科协系统力量,汇聚各方资源,加强联动协作,积极组织、动员各县(市、区)持续深入围绕“全国科普日”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打响以科协为主战场的科普品牌活动。三是认真开展重点时间节点科普宣传活动。积极联合市委宣传部、科技局等相关单位,开展“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重大事件节点及重大主题科普宣传活动。

  五、四方发力、着力重点人群素质提升。着力抓好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公务员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一是以科技活动为抓手,激发青少年创新热情。争取、协调、整合科普、展品等资源,广泛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有效利用科普展品资源,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知识普及,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动员,做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相关工作,激发青少年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强化农村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积极推动全市农技协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科普讲座,探索农机培训及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素质提升农业增产增效做出积极贡献。三是以就业培训和科普宣传为抓手,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协会、科普大学等基层科普组织作用,创新科普手段,丰富科普形式,促进社区居民及城镇劳动者树立科学理念,增强科学意识。四是丰富服务形式,提升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科学素质。通过开展科普讲座、活动,举办报告、论坛,学术交流、研讨,宣传科普读物等形式,助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了解科技发展新动向,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六、创新手段,切实提高科普实效。创新科普服务方式,丰富科普服务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一是切实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推进联网+”科普行动实施,适应信息化时代公众对可视化科普知识的需求,有效利用“天府科技云”“科普中国”等优质资源,实现科普供给智能匹配、精准对接,广泛、智能、精准共享全省乃至全国科普资源及科普服务。二是持续巩固新型信息化科普阵地科普e站建设,引导群众用好用活个性化定制科普资源。三是加强科普资源、科普产品的开发、应用。引进、利用相关资源、平台,结合“天府科技云”建设,开发独具我市特色的、适宜本土的、群众迫切需要的科普资源及产品,如以电视、网络等为载体的新型科普节目、视频、APP等资源,以及以报刊、读物、宣传袋、宣传实物等为载体的传统科普产品及其他创新型科普产品。

  七、人才先行,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厉兵粟马,抓好各类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吸纳高层次、多领域的优秀科普人才,促进科普传播队伍壮大,助推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一是建立、完善基层科普志愿者登记、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基层科技、科普志愿者共建共享,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二是加强各级组织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认证、管理及培训,建立科普信息员激励机制,提高科普精准传送效率。三是打造我市科普讲师团品牌。加强我市科普讲师团管理及队伍壮大,组织开展各类面向基层及群众特别是面向农村群众倾斜的科技培训、讲座辅导活动,组织编写科普资料、扩大影响。着重加强和规范农民专家科技服务团管理,组织农民专家服务团成员及优秀乡土科技人才深入基层特别是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及服务等,增强服务团成员服务三农的意识,着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总之,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对于提高公众生活质量、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就难以实现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政府引导、社会给力、公众参与,才能合力协同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厚植科学沃土,渲染科普文化,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德阳市科协  王莉娟

上一篇: 德阳市科协所属市级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 没有了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